020-80922676

新城案例|高潭镇乡村振兴规划暨25公里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

2025-03-14 16:47

图片

东江红都
研学小镇
东江红都

 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高潭镇


“乡村振兴高潭模式——红色研学发展之路”

图片

▵鸟瞰图


获奖情况


 2024年度金粤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工程与规划设计奖(规划设计成果)二等奖

• 第一届广东省乡村振兴规划设计(含乡村建设)百佳作品【乡村振兴产业策划与规划·十佳】荣誉

 2022年广东省优秀镇域乡村振兴规划



项目背景

  依据党的二十大文旅融合要求,高潭镇挖掘自身文化与资源优势,围绕乡村振兴目标,依托红、绿资源,借力东江干部学院,打造 东江红都 研学小镇品牌,助推经济发展。

图片

▵高潭镇中洞村

  

项目构思

  深入调研高潭镇文化、产业、环境特点,以红色文化为核心,融合山水田与村落风貌,构建 “红色 +” 研学体系,塑造 “东江红都,研学胜地” 主题,发挥示范引领,带动全域旅游。

图片

▵景点图


项目主要内容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凭借风貌带与研学产业带串联村庄,形成 “一心两带三片” 结构助力红色研学。产业上围绕核心,整合三色资源实现三产融合,利用山地转劣势为优势。空间格局搭建快慢交通与服务设施网,设换乘、分流、衔接点,布局业态满足游客需求、联动村庄,以 O+EPC 推动农产文旅融合与文创产业。

图片


镇域空间结构规划图



 亮点1 

“小田大山” 农业模式
应对多山地现状,规划利用 6 万亩缓坡山地建巴戟产业,完善电商、物流等,结合各村特色制定开发计划,为山地地区提供借鉴。

图片

 亮点2 

规划运营协同模式

采用 O+EPC 模式,规划、运营同步,融入五大振兴,党建引领四方共建,政府搭台、村企合作,编制与运营团队协同,助力乡村振兴,负责人获 “荣誉镇民” 称号。

图片



 亮点3 

红色研学全域联动

借助学院影响力,制定融合方案,构建多元研学体系,创新教学,开展劳动体验等活动,村集体与之合作办班、建基地,增收村集体收入。

图片

 亮点4 

红绿快慢有机结合

打造 25 公里风貌带与红色文化体验长廊,前者展现地域风貌,后者演绎红色故事、塑造步行体验带,构建多样交通格局。


项目成效

文旅产业提升

规划落地促使 2022 年高潭镇游客接待
量达 40 万人次,较 2016 年近乎翻三倍,
当年地区生产总值 7.698 亿元,比 2016 年
增长超四成,中洞村集体收入从 10 万增至 30 万。


“红绿” 融合助农

以 “党建链” 赋能 “产业链”,推动 “红绿” 融合发展,

创建 4A 景区与爱国教育基地,借端午粽子节、农旅

体验、红色培训班等揽客,实现 2000 亩撂荒地复耕,

灰水粽直播带货超 5000 斤,助村民增收、就业与致富。